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1188|回復: 5

中國 軍事 [通信兵-部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4-1-2007 12:55: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通信兵誕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1950年5月,軍委作戰部第三局改稱軍隊通信兵部,王諍任部長。
  1951年2月,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批准各軍區成立通信團。
  1954年將軍委通信部,改稱總參謀部通信部。
  1954年3月通信部隊統一整編,又組建了若干個通信團、獨立通信營,並將總部、各軍區、各特種兵的直屬通信勤務部隊統一命名為各級通信樞紐部。
  1985年通信兵部隊進行精簡整編,撤銷了部分通信團,新建了指揮自動化工程站,各軍區的通信總站也根據軍區的調整作了相應的調整。使通信兵部隊的組織編制更能適應軍事通信的需要。  
  目前,具有90年代先進水準的通信兵已發展成為一支以多種專業部(分)隊組成專業技術兵種,保障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各總部的指揮,在作戰、戰略、訓練、科研、搶險救災以及支援國家建設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通信保障任務。
未命名 - 113.jpg
 樓主| 發表於 4-1-2007 12:57:52 | 顯示全部樓層

通信兵部隊

未命名 - 114.jpg
 樓主| 發表於 4-1-2007 16:06:47 | 顯示全部樓層

解放軍的總參三部

解放軍的總參三部
總參三部是全軍高度神秘的部門,集中了全軍最優秀的人材。西方有的專家認為,總參三部的規模比二部還大,可能高達二萬人上下。三部主要通過對無線電通訊的監聽,各種密碼的破譯,偵察衛星圖片的分析、收集情報,並定期出版「三部通訊」,專題分析報告等,供最高決策部門參考,受重視程度可能還大過其他軍事情報部門。
事實上,蘇聯以及其他國家的情報部門也有更注重信號情報(SIGINT)品質的傳統。總參三部內設部門推定包括司令部、後勤系統、人事、外聯等,技術單位可能有:無線電通訊接收、科學技術分析、通訊聯繫保障等單位。上述部門,以及設於全國範圍的分局均以數字編號相稱。已知第57分局設於北京近郊。可能用於對各國駐華使館的無線電監聽活動。分局下設「通訊站」,廣布於邊境地區一直到駐外使館,各大城市主要對外旅館等等。此外,各軍區也下設有「軍區參謀部三局」,與總參三部似乎沒有直屬領導關係。但有情報交換業務。 無線電通訊情報活動內容包括:
.對各國駐華使館、新聞、通訊系統的無線電監聽、破譯,對可疑的外國新聞記者可能包括監聽電話、電傳等活動。1995年 6月發生了蒙古人民共和國抗議中國在其駐京使館秘密安裝竊聽器的案例。此外,中國駐國外使館的監聽站,也會利用地利,在狀況需要時對駐在國電波訊號進行監聽、破譯。從事上述工作的人員具備最傑出的外語能力,由解放軍洛陽外語學院進行培訓。 視任務而定,監聽「通訊站」的裝備也有所不同。生產單位包括北京電子廠、海鷗電子設備廠、第57、58研究所。對付北京、上海等都市外國人的監聽「通訊站」使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綜合監聽器材。包括無線電和微波接收機、磁帶答錄機、各式感測器、電傳機等,記錄人員用上述設備偵聽可疑的電話,並複製各國通訊社的不法電傳內容。每個監聽「通訊站」分別擁有數十名男女無線電報務員,多部通訊接收機,分三班全天接收各類電訊。密碼的破譯工作是三部的重點內容。以下案例間接說明中國的軍事情報系統擁有破譯密碼的豐富經驗和很高的技術水準。 199O年,南京軍區三局朝鮮族「通訊員」XXX以「洩密罪」被判死刑。XXX在其任內曾二次將其所破譯的伊朗駐北朝鮮使館與本國的密碼通訊內容借返鄉探親之名,途經北京將其主動轉交北朝鮮駐北京使館。在第三次傳遞過程中被安全人員跟蹤,XXX緊張之餘將文件丟棄,返回故鄉吉林。四十八小時之內被逮捕歸案,通報全軍有關部門。
有關研究人員相信,在八十年代前期,軍事情報部門不止一次地成功破譯過蘇聯遠東軍區使用的密碼通訊。198O年,遠東軍區情報局對中國的幾次滲透活動均告失敗。前者所屬的情報員剛潛入其境便遭逮捕。類似案例重複發生過數次…。 三部還將「通訊站」直接設於海軍所屬的各式情報船上,並與海、空軍的無線電監聽部門建立有情報交換關係。海軍專用的情報船出入北自日本海、南達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以便監聽、破譯俄羅斯、美國、日本、越南、東盟、印度軍隊的電訊。中國目前擁有十分強大的海上情報船隊,包括「大地」級、「新峰山」級、「向陽紅」系列共17艘以上。同時,18艘左右的海上觀測船,科學試驗船必要時也有軍、民兩用的任務。情報船噸位大、天線繁多、兼有收集無線電訊號、測定測向雷達發射頻率,以及各式電子情報的能力。除海軍有關部門以外,後兩項任務總參四部人馬也參與其中。四部主要負責電子戰研究,正名為「電抗雷達部」,自然需要收集各國電子情報。首任四部部長為原電子工業部部長王錚。
八十年代以後,四部不斷擴編,目前已達數千人規模,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通訊接收站」。 一般研究還認為,三部、四部也利用至少一艘早期型「漢」級核潛艇遠航於公海,偵測無線電以及各類電子情報。
1994年11月,在黃海公海海域,發生了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同一艘「漢」級核潛的長達72小時的「意外對峙」事件。事發之初,「漢」正在下潛,發出很大噪音,從「小鷹」號起飛的P3C反潛機雷達發現了「漢」的潛望鏡,於是便開始跟蹤「漢」。美、英等國部份專家對這一事件所持的疑問是:依據前蘇聯的狀況,核潛在近海的活動通常得到空軍預警機、地面遠端警戒雷達、支援船甚至海洋監視衛星的配合。因此,「漢」為何在離「小鷹」號特混艦隊不遠之處冒險作水面航行?為何二架空軍的MiG19戰機反應如此遲頓,在事發6O小時之後才飛至出事地點?如此推理,「漢」似乎有當時正在跟蹤「小鷹」艦隊、作無線電電子偵察之說。上浮的理由可能在於便於啟用各類偵測天線。 在狀況需要的時候,同任何強國一樣,中國駐外使館也設「通訊室」監聽駐在國或地區所收發的各類電訊。主要由三部、四部人員負責。有關資料顯示, 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中國突然增加派駐土爾其、伊朗等國的使館人員數目,新架設各種超短波收發信號天線。可能使用不同的搜索接收機,在電腦的運籌之下,分析和破譯伊拉克以及多國部隊的無線電密碼,並記錄各式雷達、信標、遙控訊號,以供研究動向和分析電子情報使用。
三部的「科學技術」分析部門主要負責對軍用偵察衛星所獲情報的分析、解讀工作。偵察衛星在中國統稱「技術試驗衛星」或稱「返回式科學技術試驗衛星」。與美、蘇相比,中國的衛星偵察能力比較有限。主要表現在壽命短、發射次數不多,不可能像前二者那樣,在任何時候均能保證一─二顆偵察衛星在太空運行。中國的返回式軍用偵察衛星平均壽命為5─7日。1994年7月18日發射的最新型偵察衛星創下了運行16日的記錄,大約相當於前蘇聯第三代偵察衛星的運行能力。後者目前使用的第五代偵察衛星壽命已延致8─9個月。中國在7O年代一共發射了三顆軍用偵察衛星,號序編成為No.1、No.2、No.3「技術試驗衛星」。
八十年代期間發射次數似乎屈指可數,進入九十代以後發射次數達五次以上。94年至少發射了2顆低軌道偵察衛星,共同特徵為重量重,一般在2OOO─25OO千克之間。星體由儀器艙和返回艙兩部分組成,呈圓錐台形,遙感器種類齊全,集光學照相機,光電成像機,雷達成像機,紅外掃瞄儀為一體。運行週期約9O分鐘,每日繞地球16圈,全部為返回式。即使用各式膠捲分析所獲情報,資料傳輸新技術尚未投入使用。由於未裝備合成孔徑雷達,因此,全天候偵照能力是有限的。但就光學技術而言,有關專家認為中國學蘇聯起步早,基礎好,近年來大力引進西方科技,對其實際水準包括作者早期的研究在內,可能有所低估。中國似乎已初步具備了使用衛星作光學影像、雷達影像處理(以發射微波方式,接收目標影像)以及紅外掃瞄的能力。由於裝有紅外熱成像儀,中國的偵察衛星理論上應有發現地下目標,如ICBM洲際飛彈發射台,以及潛行於水下4O米深處核潛艇之功能。
由於已經擁有高度複雜的通訊衛星之國產技術,中國自然也有能力生產無線電波、雷達波接收衛星。用於全球範圍內的偵測活動。但類似任務是由「技術試驗衛星」全部擔負呢?還是以在通訊衛星或「實踐」系列「空間探測衛星」內加裝軍用中轉器的方式進行?目前還不能確認,也許二者兼有其任。通過衛星進行的其他電子情報收集工作相信總參四部也設有專門部門負責。 「技術實驗衛星」的地面解析度儘管秘而不宣,但其發射軌道在不斷降低。可在17O─3OO公里上空進行偵照。1992年8月9日發射的總號順No.13軍用偵察衛星使用了最新型的節點式光學像機,加大了焦距並改進了膠捲的分辨能力,地面解析度比過去提高了2─3倍,同時裝備了新的光電成像機。No.13號軍用偵察衛星總重達2592千克,回收部份的有效載荷增加了一倍,總體技術跨了一個新臺階。日本有關專家認為:偵照高度若降至2OO公里以下,僅利用國際市場可以搞到的現有技術,偵察圖片的地面解析度也應該達到2─4米的水準,否則實際的軍事價值不大。以2─4米的水準推斷,特定場所的飛機,坦克數量已清晰可判。如果地面解析度達到1米,則可區分J8I與J8Ⅱ戰鬥機的外形差別。 中國偵察衛星的發射一般在酒泉基地進行。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監測。衛星的收回地點不定,通常由陸軍航空兵具體作業,相信三部、四部的專業人員也隨行。軍用偵察圖片的判讀工作幾乎完全由三部承擔。四部主要負責對電子情報之分析。四部的情報交換(交流)部門包括軍區電子情報部(軍區參謀部四局?)各軍種電子情報部,集團軍電子情報處,全訓師電子戰大隊。 在中國駐美國、俄羅斯大使館內部,除了正式的外交官以外,為數眾多的電工、泥水工以及各類勤雜工也直接從國內派出。工作之餘,他們往往無所作為,常被外交人員小看三分,然而內情人都明白他們之中的一部份,大多來自總參三部以及國家安全部的同類部門,負責反竊聽等任務。
95年5月,澳大利亞媒體報導該國情報機關在美國配合之下對中國大使館進行秘密竊聽活動的消息。為此,必須攜帶專用的器材,對大使館內駐在國安全機構可能放置竊聽、錄音裝置的特殊房間、地點、汽車以及贈送物品進行定期檢查。在三部,這一工作通常由「通訊聯繫保障」部門負責。它是保障全軍通訊安全、密碼設計的主要機構,在各軍種、各軍區均設有下屬機構。由於電腦在軍內的逐步普及,防止「電腦犯罪」的工作也由其參與。一般相信,軍內各類通訊密碼的使用協調、新武器,尤其是核武器密碼發射程式的編排,均屬於其業務範圍。 現代戰場,電子作戰環境十分複雜。
各國都充份重視保障己方無線電通訊,以及其他電磁武器,如雷達等的運作正常,並視其為決定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有關部門的編制也在不斷擴充之中。中國自然也不例外。總參三部、四部之所以設立新的「通訊聯繫保障」部門,其中一項新使命還在於研究、保障在未來戰爭中反電子干擾(ECCM)作戰的順利完成。按其傳統上的分工似乎可以推定三部「通訊聯繫」保障部門主要負責無線電通訊安全、反無線電干擾的研究。而四部的同類單位專管的部份可能更大,包括反電達干擾、反紅外線干擾以及各式欺騙作戰的模式設計。鑒於現代電子戰的整合性強,因此,就某些課題,三部和四部以及各軍種、各軍區,乃至下自集團軍的專業人員有合作共同研究的可能性。 在通訊保密、反通信干擾的領域,全軍規模的自動保密話報通信系統已經建成。在近年來的系列大規模演習中,反通信干擾方面包括大量發射「欺騙式」無線電訊號、頻繁改變訊號出力、天線方向等等,並新裝滿了大量戰術跳頻電臺。在反電達、光電干擾方面,也更加注重新一代大功率雷達、高感度紅外感應器的研究、開發工作。
 樓主| 發表於 4-1-2007 20:17:42 | 顯示全部樓層

總參通信部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央軍委三局在延安西部的一個山谷中建立了8個大型無線電通信站供軍委使用,紅軍將這條山谷變為“紅色電波之穀”。三局還建立了8個大型無線電通信網路,如政治、軍事、經濟、情報、新聞及其他通信網路等。該局還為在延安的黨、政或軍事機關建立了內線電話網絡,以及一條通往陝西、甘肅和寧夏地區的長途通信線路。毛澤東為通信部隊題詞“科學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解放後,中國領導層決定分別為黨、政、軍系統建立相互獨立的通信系統,為此成立了原郵電部和隸屬於中央軍委的通信部,以及覆蓋全國的通信網路,該網路包括一個公共通信網(國家通信網)和兩個專用通信網(軍用通信和鐵路通信網)。上世紀50年代末,原郵電部建立了從北京延伸至南京、上海、東北和廣州的長途通信線路,解放軍也建立了獨立的長途通信線路。在某些情況下,軍用與民用線路並行,即採取直接把低碳鋼絲釘在民用電話線杆上的做法。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第二年,周恩來指示隸屬於中央軍委的總參及原郵電部,迅速為已部署於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建立通信線路,在“一切為了作戰,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激勵下,該工程於1953年4月20日完工。志願軍部隊可直接通過無線電廣播聽到來自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聲音。與此同時,3000名解放軍通信戰士和600名郵電系統職工建立了連接成都和拉薩的明線通信線路,使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可直接指揮西南剿匪行動。
  1969年,中國在與前蘇聯發生的邊境衝突中,解放軍C3I系統顯現了脆弱性。當時,解放軍位於前線的通信節點被蘇軍運用電子戰成功實施了干擾,前沿部署部隊與指揮部之間的通信聯絡經常被切斷。孔從周將軍在這次作戰行動後向軍委領導起草的報告中指出,在全面戰爭中,解放軍所有的C3I裝備都無法在敵常規和電子戰攻擊下生存。由此,中央領導要求解放軍對C3I系統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建設,有學者將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國試圖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一個覆蓋至軍級單位的可靠C3I系統,這一努力涉及四項重大工程。其一是地下防護通信網路,該網通信線路總長53000公里,將北京與86%的省聯繫起來;其二是建立29個地下通信指揮中心,並通過總長14000公里的地下電纜和總長5000公里的水下電纜相互聯接;其三,通過“將300條線路的現有地下電纜更換為載波通信線路”的方式,對國防通信系統的線路進行升級;其四,建立海上通信網路,如在海南島建立極低頻信號傳輸中心和解放軍最大的信號和通信情報(SIGINT)中心。
  在第二階段(80年代),中國成功地研製和利用了電子情報(ELINT)衛星,並發展了監視國際通信衛星的能力。在通信前沿地區鋪設了三條戰略性同軸通信電纜,分別連接北京與杭州(經由南京和上海)、北京與廣州及成都/重慶與上海。在該階段,通信安全性有所提高,解放軍使用地下和水底電纜處理敏感資訊。
  在第三階段(90年代),解放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建立戰略性早期預警系統,並使該系統具備從遠距離之外識別、探測和跟蹤空中和太空目標的能力。集中克服解放軍在衛星雷達、天基鐳射探測器、大型相控陣雷達、超視距雷達及機載預警系統等方面的不足。從90年代初開始,中國領導層顯然已認識到解放軍通信系統嚴重滯後於中國呈爆炸式增長的民用通信系統。軍委領導人指出,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建立軍民分離的通信系統,應該走建立軍民通用的通信系統的路子,以此滿足平時和戰時的需要。
  目前狀況
  戰略和政策 中國領導層一直關注解放軍C4I系統的現代化建設。軍委主席江澤民曾擔任過電子工業部部長,他強調:“電子技術對經濟建設和國防通信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後,江澤民進一步指出:“軍事電子技術對國家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放在首位”。
  此後10年間,解放軍發展了其C4I系統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和政策。《解放軍報》199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揭示了該政策的六項核心原則:(1)模擬技術向數位技術轉變;(2)電纜向光纜轉變;(3)機電交換向程式控制交換轉變;(4)單一功能終端向多功能終端轉變;(5)單任務網路向多工網路轉變;(6)人工作業向自動化和智慧化網路管理轉變。《解放軍報》199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內容更加具體,指出解放軍正努力發展基於光纜線路、數位微波和衛星通信的C4I系統。
  到2000年,上述發展戰略又增加了另一些改革原則,包括:(1)靜態通信技術向移動通信技術轉變;(2)陸基和空中通信技術向天基通信技術轉變;(3)支援通信技術向指揮控制技術和資訊戰技術轉變;(4)窄帶通信網路向寬頻通信網路轉變;(5)地區或地區間通信網路向全球通信網路轉變;(6)專用軍事通信網路向專用和公用綜合通信網路轉變;(7)軍用通信網路向軍用資訊網路轉變。第七條原則展望了將傳統通信網路與高性能電腦網路相融合的前景。
  基礎設施 新華社1997年發表的一篇內容較模糊的文章,將解放軍的通信系統描述為由地下光纜網路系統、通信衛星、微波通信、短波無線電臺站及自動化指揮系統組成的體系。《解放軍報》在1995∼1997年間發表的一系列文章描述了更為具體的內容,即解放軍的C4I系統至少由四個主要網路系統組成:軍用電話網絡、保密電話網絡,全軍資料通信網路及“野戰綜合通信系統”。這種描述將前者加以綜合,認為解放軍的地下光纜通信網路、太空通信衛星、微波和短波通信設施等組成了軍用電話網絡、安全電話網絡、全軍資料通信網路及野戰綜合通信系統的基礎設施。除全軍資料通信網路外,與上述四個系統中的其他三個系統相關的資訊很少。《解放軍報》1995年的一篇文章介紹說,始建於1987年的全軍資料通信網“擔負著全軍軍用資料、圖像、圖表和文字資訊的自動傳輸和交換……”。到1995年,解放軍通信部門已培訓出1000多名系統操作和維護技術人員,該系統覆蓋了“駐中國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區的所有部隊。”
  在解放軍發展其通信系統的努力中,中國西北地方及西藏顯然是地理上的重點。1985年,原廣電部和郵電部與總參合作,在拉薩建立了該市第一個衛星地面站。1989年,中央軍委、解放軍各總部和成都軍區撥款數千萬元建立了一個特別基金,幫助西藏邊防部隊改善通信基礎設施。1990年,總參為西藏軍區提供資金建造通信大樓和設備維修站,鋪設總長1000公里的通信線纜。中央軍委在此期間還幫助西藏建立了另外四座衛星地面站,分別位於果阿、亞東、察隅等地。1995年,西藏鋪設了兩條長途光纖通信線路,一條由拉薩至山南,另一條由拉薩至日喀則。西藏軍區的衛星通信網路成功地通過了衛星網路測試及總參組織的驗收。駐西藏部隊由此可將衛星通信網路與全軍衛星通信網路相聯接。由此,西藏邊防部隊“能通過衛星或光纖線路向全軍各部隊撥打長途電話,指揮所現在可通過電報或電話向前沿哨所下達命令。”
  光纖通信線路。解放軍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要發展之一是鋪設光纖通信線路。從資訊安全的角度考慮,光纖通信較之於老式通信技術,傳輸容量更大且速度更快(565兆/秒或更高),不易腐蝕和受電磁干擾,由於其重量較輕和體積較小,因此既適用於機動性較強的戰場指揮,也適用於位置相對固定的軍事指揮機關,與此同時還能提供更高程度的作戰安全性能。
  解放軍對光纜的興趣始於1993年,原郵電部和總參通信部簽署了合作建設總長10萬公里的光纜線路的協議,以此構成中國長途光纖傳輸網路和幹線的核心。到1995年,上述兩部門已合作在19個省和自治區建成了總長1.5萬公里的光纜線路。1999年,據官方消息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加了10個以上大型光纖通信工程的建設。此外,解放軍也在建設其專用光纖網路,該專案代號為“975通信幹線工程”。據報導,這些網路能提供中央軍事領導層與地方守備部隊之間的聯絡。
  組織結構和C4I努力
  解放軍的C4I系統現代化建設很可能由總參通信部具體組織實施,該部負責建立、操作和保護解放軍的通信基礎設施。1999年,原總參通信部部長袁邦根少將在《中國軍事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他所領導部門的主要任務是通信網路建設、操作和安全防護。在執行這些任務時,總參通信部沒有建立與美軍類似部門相對應的組織機構,而是採取一種將美國政府多個部門的相關職能加以綜合的組織方式。
  據研究中國通信組織體制的專家芬克爾斯坦介紹,總參通信部的職能、任務和活動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發展、建設、操作和維護解放軍分佈於全國的軍事指揮和控制系統,以及解放軍的資訊管理系統;與國家和省級地方管理部門合作,加強中國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對軍區和軍分區及作戰部隊通信部門進行指導和監督;研究制定並向全軍部隊發佈戰略、戰役和戰術層次的作戰通信原則;管理可能隸屬於總參通信部的高技術通信研發機構;對隸屬於總參通信部的戰略通信部隊(可能是機動和固定部署部隊)進行作戰和行政管理;可能與隸屬於總參的其他部門(如軍訓部)一起,向全軍通信系統的現役軍官、士官和部隊發佈訓練規章制度和標準;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提供緊急通信支援和幫助恢復民用通信。
  芬克爾斯坦推測,總參通信部可能管轄著下述部隊及擁有相應的職責:“(通信部門)可能管轄著大量下屬機構和部隊,其中既有固定部署的部隊(如高頻、微波、衛星通信、電話交換臺甚至進行對流層散射通信聯絡的部隊),又包括機動部署的戰略通信部隊。這可能意味著總參通信部可能擁有站、庫一級的維修和後勤部隊,專門為通信裝備及放置這些裝備的建築物提供維修、供給、維護、測試、校準等服務。如果有人瞭解這些部隊的確切數量,那麼不會對總參通信部直接控制數千名不屬於各軍區管轄的‘作戰通信人員’的事實感到驚訝”。如果上述情況屬實,它們將有力地證實總參通信部在制定解放軍C4I系統發展政策和實施作戰行動方面的核心領導地位。
  與之相反,總參三部負責信號和通信情報(SIGINT),監視外交、軍事通信和外國公民在中國的國際通信。從公開信息來源無法瞭解總參三部在資訊安全方面所起的真實作用,但該部所截獲的任何從中國發出的國際通信資訊都將呈交給相關信息安全部門。總參四部(電子對抗/雷達部)可能還與原郵電部一起實施全國範圍內的無線頻率管理。
  總參還負責管理著下屬的C4I系統相關研究機構。第54研究所長期以來一直是通信和監視技術的研究中心,該所建造了中國第一個全數位化衛星通信地面站、第一個大型船載衛星通信地面站、第一個區域防空通信網路和第一種人工衛星監視設備等。第56研究所重點研製分散式和並行式電腦系統。據報導,第61研究所負責研製指揮自動化系統和C3I系統,並在1997年組織召開了國防資訊現代化建設研討會。第62研究所負責研製通信裝備、電腦和指揮自動化設備。據報導,原位于南京的第63研究所(現已併入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正在實施微波研究。
  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總公司(CESEC)在解放軍C4I建設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該公司隸屬於總參通信部,其業務範圍包括移動通信、電話線路安全、電腦網路、密碼編制、微波、電腦應用及專用的軍事C4I系統等。CESEC在很大程度上負責設計、融合和操作解放軍的通信和電腦網路,它還負責研製應用軟體,並與總參所屬重點研究所進行密切合作,專門從事C4I系統、微波和密碼編制等方面的研究。更為重要的是,CESEC及其所屬機構與國外通信公司建立了密切聯繫,為中國採購高性能的資訊安全設備提供了機會。
  資訊安全
  近年來,解放軍對資訊安全很感興趣。這種情況起初僅限於確保軍事資訊安全的範圍,後來逐步擴展至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明顯威脅的因素。自1999年以來,在關於中國引進資訊技術硬體和軟體是否會影響國家安全的爭論中,解放軍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軍事出版物上出現了大量相關探討文章,並反復論及已廣為人知的事實,即美國英代爾公司研製的“奔騰”電腦晶片及微軟公司研製的“視窗”作業系統具有身份跟蹤功能,這種商業資料可能會提供給“外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機構”。這種情況的發展令中國軍方感到擔憂,因為“解放軍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電腦硬體和軟體都由國外進口,其中一些甚至來自臺灣”。
  概言之,這些文章強調的主題是:“使用外國高技術產品會對國家安全帶來極大危險”,並建議發展中國自己的資訊產業,以此作為惟一的“生存之路”。這些文章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解放軍報》2000年1月11日發表的題為《警惕資訊殖民主義現象》的社論。該文強烈批評了那些通過“控制”資訊技術對中國進行壟斷性壓榨的國家,並呼籲以國內替代品取代進口產品。該社論認為:“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資訊系統,就不會有真正的國家獨立自主”,並大膽地提出了 “軍隊應該將保衛國家資訊系統安全作為新的職能”。
  在解放軍內部,對資訊安全最為關心的是總參謀部,這主要是因為它對作戰通信安全有著特殊的要求。在總參內部,資訊安全由通信部負責。總參還擁有一些對這些部門提供科技支援的研究機構。雖然這些網路需要不同層次的安全防護,但總參通信部尤其注重對所控制的網路提供足夠的防護。近期報導的對中國軍用電腦網路的入侵事件更突顯了該任務的重要性。作為資訊安全的努力之一,公開信息來源已證實總參通信部負責審查和批准任何安裝於軍用通信網路的設備,包括交換機和電腦等,並至少頒佈了五項與軍用資訊安全相關的國家標準,這些檔對軍隊各部隊和單位使用的資訊系統的安全等級作出了詳細規定。
  最近的一些官方消息來源指出,即使做出了這些努力,解放軍的資訊網路仍然“較為薄弱,缺乏安全性和作戰能力,存在重電腦輕網路、重硬體輕軟體、重分散式網路輕融合式網路、重固定網路輕機動網路、重網路輕資料庫等現象,許多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
  未來發展
  可獲得的公開信息來源一直在對解放軍C4I系統的現代化建設進行預測。換言之,解放軍將繼續建設現代化程度更高的數位化、自動化、保密化、高速化、安全化和寬頻化的基礎設施。例如,廣州軍區計畫從“十五計畫”到2010年之間,建立具備移動連接功能並能提供綜合性寬頻服務的國防資訊網路系統。
 樓主| 發表於 4-1-2007 20:2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通信兵

通信兵
擔負軍事通信任務的專業兵種。一般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術保障、無線電通信對抗、航空兵導航、軍郵等專業部隊、分隊組成。主要任務是組織運用各種通信手段,保障軍隊暢通的通信聯絡;進行無線電通信干擾和反干擾;組織實施海區觀通、航空兵導航勤務和野戰軍郵勤務。通信兵對保障軍隊指揮和完成各項任務具有重大作用。
通信兵是隨著戰爭的出現,為適應軍隊作戰指揮的需要而逐漸成為軍隊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指揮軍隊作戰的通信工具有旗、鼓、角、金等,並配有專司擊鼓、鳴金、揮旗、傳令的人員,還建有烽火臺、驛站等通信設施,利用煙、火、鼓聲、快馬等以接力的方式進行遠距離通信。隨著電信工業的發展,軍隊中逐漸有了電信裝備,組建了通信分隊。俄國軍隊於 1851年組建電報連,1899年組建無線電通信隊。美國軍隊在19世紀60年代建立了通信兵。英國軍隊的通信兵部隊原屬工程兵建制,1920年成為獨立的兵種。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27年創建時就組建了有線電通信、運動通信和簡易信號通信分隊,1931年1月建立了第一個無線電隊,1934年1月中央軍委成立了通信聯絡局,並逐漸在各部隊組建了通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信兵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健全了各級領導機構,擴建了部隊。
現代世界各國軍隊都非常重視通信兵建設,在各軍種、兵種中都編有通信兵。
各國陸軍的軍以上部隊中通常編有通信團或旅,步兵師、團、營、連中通常編有通信營、連、排、班,並且在軍、師、團各級司令部中設有通信業務部門。
 樓主| 發表於 4-1-2007 21:17: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 通信兵

日新月異通信兵
陸軍通信兵「願景」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數位化戰場」、「按鈕戰爭」之發展趨勢,本軍通信兵之願景勾勒如下:

三戰合一

  本軍通信兵未來將以獻身「指管戰」、「電子戰」、「資訊戰」為職志,預判此三種作戰方式未來勢將密不可分,且成為未來作戰主軸,而陸軍通信兵必戮力以赴,重新自我定位,以迎接此一全新的戰場。

全方位涵蓋
  現代國防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為能有因應未來「三戰合一」之現代化戰場,本軍通信兵須同時具備通信、雷達、光電、資訊等領域之專業知識及素養,並應隨時掌握現代科技發展脈動,方可為一稱職之現代通信兵。

通資一體
  未來陸軍通信兵即為資訊兵,資訊兵即為通信兵,通電、資訊將緊密結合、水乳交流、相輔相成、共榮共存,以發揮通資裝備之整體效能。


陸軍通資現代化之「三化指導」
  陸軍通資現代化將以「數位化」、「資訊化」、「自動化」為最高策略指導,其義涵為─「通電裝備數位化」以期功能強、體積小、抗毀性高;「通信傳輸資訊化」以祈效率高、隱密性強、保密佳;進而以上述二化為基礎,向上整合新一代武器裝備,完成陸軍「指管通情監偵系統」之建構,以達「作戰指揮自動化」。吾人深信,本軍「立體化」、「機動化」之有形戰力,於「自動化」無形戰力之支援下,勢將產生戰力倍增效果,以貫徹本軍「精實案」量少質精、小而強之建軍目標。

陸軍通資建軍之「四化目標」
陸軍通資建軍將以「設施地下化」、「傳輸保密化」、「系統自動化」、「架構扁平化」為目標及基準,其義涵為如下:
  基於「防衛固守」之作戰指導,固定通信設施須滿足「地下化」之要求,並著重偽裝、隱敝及複式配置,以提昇戰時於敵第一波攻擊下之存活率;於當今電子戰及資訊戰威脅下,所有有、無線電通信及資訊傳輸均將以「保密化」為首要考量以防敵之偵收、破譯、偽冒、欺騙、竄改及施放病毒,其結果輕則全系統癱瘓,重則全軍覆沒;為能達成更高層次之作戰指揮自動化目標,本軍通資系統將具備高度「自動化」,以大幅減少人工操作之必要性,增加系統對突發狀況快速反應能力,另以自動化簡化裝備操作,祈使各級指參人員可親自操作裝備,而不假手他人;為因應當今機動作戰、兵力快速分合之戰場環境,本軍通資系統除裝備應可配合部隊機動外,其系統架構尤須以「彈性化」為最高規劃設計原則,以滿足特定區域兵力激增,其系統用戶類型、數量大幅變化之通信需求。

制電創機
  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將是陸、海、空整體化的立體戰爭,因此未來戰爭的作戰指揮、通信、情報偵蒐與武器控制等都要依靠C3I系統來達成,而C3I系統中之通信網路從傳統之定頻通信網路,發展到先進之跳頻通信網路。因此未來之通信反反制裝備(EP)均採先進之跳頻通信機。在電子支援(ES)及電子攻擊(EA)方面之技術,必須與指、管、通、情(C3I)系統相結合,朝向發展整合多功能通信電子戰對抗系統,此整合系統具有偵蒐、測向、網台分析、干擾及抗干擾通信鏈路五大整合功能,其系統特性朝著高機動性、快速反應性、裝備模組化、可擴充性及人機介面之人性化特性之目標研發,這是未來世界各國研發通信電子戰系統之趨勢,也是未來陸軍戰術通信電子戰規劃需求之方向。

  今日電子戰之技術可使用於電波、光波、熱波、聲波及輻射線,而其完整的系統應具備有通訊、微波、雷達及紅外線等不同特性之裝備。因此通信電子戰裝備之研發必須配合軍種之作戰需求。過去所研發之通信電子戰裝備方向主要是對付傳統的定頻通信,具有偵蒐、測向、定位及干擾之功能。而為了對付跳頻通信時,則未來發展之通信電子戰裝備須具有快速網台分析與干擾策略的能力,這是目前歐美各先進國家正在研究發展的目標。因此研發對抗跳 頻通信電子戰裝備尚待積極投入人力及物力,蒐集國外先進技術資 訊,集思廣益共同研討,以便自力研究發展,建立國防自主之能力。

陸軍通資發展之現在與未來
  依據「資電優勢、科技先導」之建軍指導,陸軍通資整備發展現況,近年陸續籌獲「戰術區域通信系統」、「野戰數位交換機」、「先導型跳頻無線電機」、「RF-5000高頻無線電機」、「衛星通信系統」及「管理資訊系統」等新式裝備與設施;同時現階段亦正積極購建與更新數位化之通裝,以提供現代化數位戰場所需之語音、數據、資訊、傳真及網際網路等通信服務,據以奠定「指管資訊化」、「資訊數位化」、「情傳即時化」、「戰場透明化」及「射控自動化」之基礎。

  展望未來,藉由數據鏈路與戰場自動化管理系統獲得後,三軍作戰效能之發揮,武器系統整合,並配合戰術、戰法之運用,完成縱、橫向之整合規劃,再藉「指、管、通、資、情、監、偵」各系統之鏈結,與指揮機制之調整,完成三軍聯合作戰之戰力整合,進而因應未來戰爭型態,以達到「三軍情資共享」、「戰場反應快速」、「爭取指揮速度」、「發揮三軍聯合兵、火力效能」之目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中華業餘無線電研究會 - 業餘無線電考試(筆試)班

手機版|小黑屋|存檔|VR2GY 網站

GMT+8, 16-4-2024 13:25 , Processed in 0.0404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本討論區基於 Discuz! X3.5

版權所有 © 2005-2024 VR2GY.com,保留一切權利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VR2GY.com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R2GY.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